科研

科学研究简介

科研项目是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九游AG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至今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3916项,资助经费70.6亿元,其中纵向项目3072项,经费60.8亿元,横向844项,经费9.8亿元。2021年我校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全校获得的竞争性项目1030项,获批科研经费逾17亿元。

2021年我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763项,总经费13.8亿元,横向项目267项,总经费3.4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00项,获批经费近3亿元,首次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点级和人才类项目数大幅提升,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5项,首次获批深圳市杰青3项,优青4项。平台建设方面,2021年我校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及相关项目共计40项,其中新增各级重点实验室11项,新增平台类开放基金29项,获批经费5.37亿元。

2021年我校教师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088篇,其中SCI收录4448篇;授权专利355项。最新自然指数(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显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学37名,中国大学第12位,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234.31。学科建设方面,在继我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类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四个学科相继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后,环境/生态科学也成功挺进 ESI全球前1%学科。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方面,建校以来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我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90篇(其中期刊论文17266篇,会议论文2864篇),授权专利985项。2021年我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88篇,其中SCI论文4448篇,授权专利355项。自然指数FC值连年提高,2021年南科大自然指数FC值为234.31,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在世界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37位。ESI学科表现情况中,在继我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类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四个学科相继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后,环境/生态科学也成功挺进 ESI全球前1%学科。

在科研奖励方面,我校教师2021年度获得各级各类奖励61项,其中政府类奖励22项,社会力量奖励25项,国外科技奖励14项。

科研机构和平台

科研机构和平台是学校科学研究的具体承担机构,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配置先进科研装备、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在学校学术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建校至今(截止2021年底),我校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82个(自然科学类77个,人文社科类5个),包括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市级科研平台。在建科研机构13个,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公共服务平台:

研究中心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创新基地和科技交流平台,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设置,以领军教授为核心,规划建设若干个跨学科(门类)的交叉集成研究中心和跨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根据学校学科规划,将分阶段建设20余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启动建设的有四个研究中心:材料性质调控及应用研究中心、微纳尺度上的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皮米尺度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心。另有若干研究中心正在论证中和筹建中。

成果转化

南科大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以南科大各院系先进技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产权管理为抓手,促进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建成有南科大特色的专门性、持续性、积累性和规模性创新的技术转移平台,推进南科大先进技术与市场供需的紧密对接。

管理部门

科研部是学校负责科学技术研究的职能部门。